鹿城轶事

“川剧皇后”陈书舫

藕德斋主 辛集论坛 点击: 2018-09-07 22:18:07

“川剧皇后”陈书舫 陈书舫(1924.4.22not;——1996.1.11),原名陈书芳,出生于我市(原束鹿县)一个梨园世家。母亲怀孕七个月的时候,书芳就在锣鼓喧天的后台诞生了。小书芳经常饿得呱呱哭叫 ......

陈书舫(1924.4.22——1996.1.11),原名陈书芳,出生于我市(原束鹿县)一个梨园世家。母亲怀孕七个月的时候,书芳就在锣鼓喧天的后台诞生了。小书芳经常饿得呱呱哭叫,奶奶便抱着她向看戏的观众讨口奶吃。陈书舫直到年近花甲时,她还深情地说:“我是吃着河北人民的奶水,一天 天长大的!”          陈书芳一岁多的时候,随父母离开了辛集。京剧在四川并不卖座,老板只好把戏班就地解散。陈书芳的父母只好搭上了一个川剧班学演川剧,以维持生活。这时已六岁的陈书芳也跟着学习川剧,从此开始了她的艺术生涯。   陈书芳从小就拼命练功,拼命学戏,有时一天就能偷偷学会一出戏。为了学好一个招式,掌握一个技巧,反复摸爬滚打,身上常常是青一块、紫一块。功夫不负有心人,陈书芳七岁便登台与大人一起演出了。                                             13岁那年,父亲陈吉福带着书芳来到成都,经川剧名丑周企何的介绍,加入了著名的川剧社班“三庆会”,工闺门旦。在悦来茶园正式以“陈书舫”的名字登台亮相。打炮戏是《桂花亭》和《梅龙镇》,不仅唱腔优美,脆而圆,清而醇。而且在表演上不拘一格,别出心裁,脱俗出新。“陈书舫”成为一位川剧新秀。    陈书舫不仅应工戏唱得好,其他行当亦多有涉猎。17岁起,她在《情探》中反串王魁,在《赏夏》中反串蔡伯喈,在《踏伞》中反串蒋世隆。与此同时,她主演了《空城计》、《长生殿》等生角戏,分别去诸葛亮、李隆基;在《檄文诏》、《霸王别姬》等净角戏里,她分饰赢政、项羽;甚至在《西关渡》、《补缸》中模仿名丑龚吉升的诙谐表演,惟妙惟肖。她不仅擅于“五声共和”,唱彻“昆高胡弹灯”(川剧的五种声腔);更兼“五艺俱全”,演遍“生旦净末丑”。这在川剧史上实属罕见。1942年,陈书舫来到康定。她在内地虽已崭露头角,但这里名角云集,要同各擅其长、各有高招的名角一争高低,要的可是真本事。只有18岁的陈书舫,身材匀称秀气,扮相俊美。腔调柔美甜润,一招一式、一举一动,飘逸洒脱,颇具神韵。做工大方,不落俗套。而且善于从人物既定环境中表现情节和细节。她演的《送行》、《借伞》、《拷红》、《赶潘》、大幕《玉堂春》、《西厢记》、《焚香记》、《翠香记》非常受人欢迎。尤其是昭君《出北塞》更是脍炙人口。她在《游龙戏凤》中去李凤姐,用中指转盘子、舞绸帕,堪称一绝。她还以反串小生著称于世,在《下游庵》、《十八相送》中她分饰徐元宰和梁山伯,中规中矩,曲尽其妙。在大幕戏《孟丽君》中既演女角又演男角,尽管表演手法不同,唱腔迴异,但都演得有滋有味。最可贵的是,她还编了现代川剧《生死夫妻》并饰演主角。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川剧界演现代戏,由陈书舫开了先河,并且在康定受到热烈欢迎。这里虽然是大后方,但仍然涌动着滚滚的抗日洪流。陈书舫与卫乐剧院川剧名角曾荣华、唐笑吾等编导演出了《柴市节》、《戚继光》、《岳飞抗金》等多出爱国传统剧目,所得收入全部捐献抗日。陈书舫在这里献艺几年,一直坚守着“虚心对人、认真作戏”的操行。虔诚地向前辈艺人、各行名伶虚心讨教,丰富自己。同时,在唱腔、表情、身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四十年代末陈书舫来到成都“锦屏”戏院,她与丈夫谢文新合演的《祝庄访友》唱的红得爆棚。 1948年,《春风报》举办了一次评选“川剧皇后”活动,由观众直接参与投票。结果,陈书舫独领风骚,夺冠封后。 陈书舫的艺术特点是表演含蓄优美,细腻传神。嗓音甜润清亮,唱腔柔美多姿,韵味醇醪,大小嗓运用自如,尤其是膛音共鸣好。但是,她从不单独追求声音好听,而是特别注意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她在《下游庵》一剧中扮演徐元宰,演唱中侧重于抒发徐元宰认母的迫切心情,唱得有声有色,细致入微。她在那长达三十句的[红袖袄]“慢二流”唱段中,行腔明快大方,旋律飘逸潇洒而不轻浮。整段唱腔没有一处使用颤音、装饰音等花腔,全凭白描手法却能引人入胜,展示了深厚的唱功技巧。陈书舫演唱的这出戏,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就已誉满巴蜀。1989年她55岁时,仍然宝刀不老,她演唱的这出《下游庵》荣获中国唱片总公司全国第一届“金唱片”奖。   陈书舫在《花田写扇》一剧中,饰演丫头春莺。她着重突出春莺天真幼稚、顽皮无邪的性格。她用童声讲、唱,出奇制胜,把个小丫头表现的生动活泼,真实风趣。陈书舫年近六旬时,还经常演唱这出戏,仍然不减当年的艺术光彩,可见其功底深厚!陈书舫的唱腔艺术,无论男、女声腔,或是大小嗓的结合运用,都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真假声结合,唱来刚柔相济,音色纯美,感情真切,特别是她善于在优美多变的声腔中,表现人物的内心感情。她嗓音甜润,唱腔明快清爽,委婉含蓄,表演细腻,善于抒发人物的思想感情。擅演剧目有《谭记儿》、《玉簪记》、《李三娘》、《柳荫记》、《踏伞》、《江姐》、《丁佑君》等。她和周企何合作演出的《秋江》,唱腔婉转,念白诙谐,眉眼传神,身段优美,舞蹈轻盈曼妙,婀娜多姿,满台生辉。这部中国乃至世界剧坛上不可多得的杰作,曾于1954年拍摄成戏曲艺术片《川剧集锦》。 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会演时,陈书舫携《柳荫记》一剧参加,她荣获演员一等奖,引起轰动。京剧名家程砚秋先生观看了陈书舫的演出后,深深地被陈书舫的精湛演技所打动,他向陈书舫要来本子,把《柳荫记》搬上了京剧舞台。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早就注意上了陈书舫这位地方剧种的“皇后”。在川剧《柳荫记》演出之前,梅先生特地赶到川剧团所在地参观排练,看完后他连连称赞陈书舫细腻深刻的表演艺术。此后,梅先生收陈书舫为徒。陈书舫清楚地记得,1959年川剧团出国演出之前,她到梅先生家中求教,梅先生刚刚练完功,也顾不上休息,就在客厅里,将《贵妃醉酒》中的几个繁复的身段,边说边舞地表演起来,直到陈书舫全部领会和掌握为止。陈书舫虽然有着深厚的传统艺术功力,但她从不满足或拘泥于传统程式,而是把京剧、话剧、电影以及各地方剧种的吐词行腔技巧,巧妙地融会贯通,为我所用,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此外,她还主动地向画家、书家、文学家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名画家张大千十分欣赏陈书舫的表演艺术曾于1941年3月11日为陈书舫白描肖像:两条长辫,分垂胸前;双目凝神,端庄静雅;衣纹飘逸,笔细墨淡;层次分明,重点突出。谛视之下,呼之欲出。此画现藏四川省博物馆。她与文学泰斗巴金有着深厚的友谊。陈书舫的艺术影响力远及海外和台湾地区。1953年10月4日,中国人民第三届赴朝慰问团在总团团长贺龙率领下赴朝鲜进行慰问活动。陈书舫演出的川剧《柳荫记》、《彩楼记》、《秋江》、《五台会兄》等,受到志愿军将士们的热烈欢迎。 1959年陈书舫、袁玉等组成中国川剧团赴东欧四国演出69场之多,载誉而归。1989年7月,台北天府川剧团团长蔡启国先生寻访到阔别40余载的班友陈书舫(当年他们曾共事于成都著名川剧班社“三庆会”)。他带队前来锦官古城,学习正宗而精彩的川剧艺术。两个兄弟川剧团同台拍曲,相互观摩,切磋技艺,十分投契。陈书舫将该院演出《春草闯堂》的录像带赠送给蔡启国先生,并支援了一些帽翅、彩旗、锣槌等物,蔡先生当即决定排演。1990年7月,台北天府川剧团再次回乡探亲,与四川省川剧院合演《春草闯堂》。  1992年9月,为祝贺陈书舫舞台生涯60周年,蔡启国先生率台北汉音文化剧团亲躬盛会,并与四川省川剧院合演《望娘滩》。 1978年初春,小平同志因外事任务到了成都。一到成都,他就提出要看川剧传统戏,点了长期被禁演的优秀剧目,而且特别强调要请在“文革”中遭受迫害的老艺人演出。从1月31日到2月2日一连为小平同志演出3场,共演出了13个折子戏。陈书舫同阳友鹤、周企何等老艺人参加了演出。小平同志看完演出高兴地说:这么好的戏,可以对群众演出嘛。这些年,他们都没有看过。趁老艺人还在,可以拍些资料片,准备一两台戏到北京演出。小平同志在成都看川剧传统戏的消息,很快在全国戏剧界传了开来,其他剧种也纷纷上演传统戏。 同年12月,一个阵容庞大的川剧团晋京演出,受到中央领导和观众的欢迎。  1983年9月下旬又到北京汇报演出,剧团先后演出了《巴山秀才》、《绣襦记》、《禹门关》三出戏。并为 小平同志演出了7个“川剧折子戏片段”。 演出结束,小平同志先和全体演职人员合影,又与参加演出的陈书舫等13位老艺人合影,最后又与工作人员合影。 晚年的陈书舫,患有多种疾病,生活贫困,她的住房只有80平方米,而且年久失修,地板、卫生间都已损坏,她比剧院其他人的住房条件还差。但她仍努力为发展川剧事业贡献着自己的余热。她积极收徒授业,将自己在川剧艺术方面积累的经验,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新人。 人到桑榆际,思乡情愈浓。一次到北京参加全国人代会,她在和一位解放军代表拉家常时,偶然中得知他也是辛集人,陈书舫激动万分,急切地向他问起了家乡的情况。平时在演出、开会、生活、工作中,一遇到河北老乡,她总是向他们打听家乡的发展变化情况。每当此时,就又勾起了她那浓浓的思乡情绪。于是,她拿起笔来,写了一篇散文--《河北,我的母亲》,刊登在1982年7月4日的《河北日报》上。 陈书舫在64年的舞台生涯中,演出的大小剧目有150多个。她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嘉许。1956年8月她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多次受到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当选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了全国群英会。被授予四川省“三八”红旗手。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成都川剧院、四川省川剧院任主演,并担任副院长。后任四川省川剧艺术研究所所长、四川省川剧学校校长,四川省川剧院名誉院长。1980年被选为四川省文学艺术界合会副主席。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辛集市老干部活动中心举办重阳节乒乓球、台球比赛

    辛集市老干部活动中

  • 辛集市老年书画研究会举办重阳节书画笔会

    辛集市老年书画研究

  • 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设热源增容节能改造项目 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示

    河北煜泰热能科技有

  • 辛集市乾祥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年印染3000万米坯布节水减排污水处理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辛集市乾祥纺织印染

  • 辛集市辛亚漂染厂年印染2000万米坯布节水减排污水处理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辛集市辛亚漂染厂年

  • 辛集市亨兴燃气销售有限公司新建加油加气站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告表公示

    辛集市亨兴燃气销售

  • 辛集市祥利建材有限公司年产50万吨预拌干粉砂浆项目 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公示

    辛集市祥利建材有限

  • 石家庄永其裘革有限公司建设年产800万张裘皮清洁化改造项目的改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公示

    石家庄永其裘革有限